Theory of History
Historian Wang Xuedian (王学典) on the need for historical research to return to and to reconstruct the theory of history, from Renmin Ribao (人民日报)
历史研究要重返重构历史理论
王学典
来源:人民日报2016年01月04日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近30年来,我国史学界理论探讨的演化大势是“历史理论”逐渐让位于“史学理论”,即对历史进程基本线索的追寻被对历史知识一般性质的探求所代替,有关历史进程本身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被束之高阁、乏人问津。总之,远离“历史理论”,走向“史学理论”,对“历史认识论”研究的热情远远大于对“历史本体论”的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一取向的出现及其主流化当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当前,我们亟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史学理论”重返“历史理论”。
史学界在忽视“历史理论”的路上越走越远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严格地说,我国史学界基本上不存在独立的“史学理论”学科。这一期间,人们基本上是把“史学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画了等号。这一局面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打破。把“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作出明确区分,把各自的侧重点及其内容构成加以切割,是1983年和1984年史学领域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把以客观历史进程为对象的理论研究看作是“历史理论”,把以历史学、历史研究活动本身为对象的理论研究看作是“史学理论”,认为前者是对历史本身的抽象和概括,后者是对史学本身的归纳和提炼,是当时学术界所形成的共识。这样,对历史认识论、历史知识论和史学方法论的研究,就具有了合理性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Peng Gang (彭刚) on the memory tur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history
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记忆的转向”
Historian Zuo Yuhe (左玉河) on historical memory, historical narration and the authenticity of oral history
左玉河︱历史记忆、历史叙述与口述历史的真实性
【作者简介】左玉河, 河南大学黄河学者、历史文化学院暨近代中国研究所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口述史。
【文章来源】《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4期,第9-21页。(选用时未保留注释,请以刊物发表为准)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see here.
Historian Zhang Rongfang (张荣芳) on Chen Yuan’s (陈垣) theory of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陈垣的“史源学”与“新史学”
张荣芳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期
【摘要】陈垣是”新史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为近代史学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为”新史学”培养人才,首创”史源学”和”史源学实习”课以及讲授、实习方法。”史源学实习”课,是陈垣”不吝金针度与人”品质的体现,教学效果甚好,培养了不少史学名家。
【作者单位】张荣芳, 中山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陈垣 “新史学” “史源学” “史源学实习” 《日知录》 《廿二史劄记》 《鲒埼亭集》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see here.
Historian Chen Lemin (陈乐民): Is there a logic of history?
陈乐民:历史是否有逻辑
文 | 陈乐民
大历史是理性的,人们经验的历史却不是理性的。理性批判的历史,是“宿命的”,似乎历史是按照人的理想意图安排的,所以是理想主义的。现实的历史却相反,它经常是不合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