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s
Historian Xiang Yannan (向燕南)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ssics and History during the Song and Ming period
从“荣经陋史”到“六经皆史”
——宋明经史关系说的演化及意义之探讨
向燕南
Historian Zhu Zhen (朱贞) on The Commercial Press and the removal of the Classics from the educational system
商务印书馆与民初经学退出学制
朱 贞
【摘要】辛亥之后,政体变革,从专制走向共和,教育宗旨也为之一变。因缘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奠定大致框架的壬子、癸丑学制办法出台,经学退出学堂体系。详细探究这一事件,主导经学退出学制的民初教育部人事及相关政令的出台,与商务印书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跳出具体的人事问题,学制上的这一变革,体现了近代中西学异位的大背景下,中学渐被西学整合的趋势。
【关键词】商务印书馆;教育杂志;经学;学制
【文章来源】朱 贞 《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2015年6月22日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New research by historian Luo Junfeng (罗军凤) on the encounter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with Chinese “Jingxue” (經學) … discussing James Legge
当西方史学遭遇中国经学
——理雅各《中国经典·春秋》与清代《春秋》经学
罗军凤
内容提要:理雅各翻译的《中国经典·春秋》以康熙六十年(1721)刊刻的《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为底本,并将其作为译注的重要参考,但理雅各的《春秋》译本与封建帝王的春秋学格格不入。理雅各视《春秋》为史书,他持“真实性”原则否定了《春秋》的褒贬之义及书法、义例,又因“真实性”原则消解了康熙《春秋》的编者在褒贬之处寄寓的经世之用。理雅各与康熙《春秋》编者的激烈冲突,反映出19世纪西方史学与东方经学两个学术体系的扞格难通,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窒碍。
关 键 词:理雅各 《春秋》 经学 史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经典《春秋左传》的英译与域外左传学研究”(12BZW06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英语世界中《左传》的翻译与研究”(09YJC75106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罗军凤,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Latest issue of Shilin (史林) 2015:2
《史林》2015年第2期目录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see here.
城市史研究
田蕊/“水上”的故事:1950年代的上海市水上区(1)
高红霞、蔡一/近代上海同乡团体医院述略(10)
经学研究
顾涛熹平石经刊刻动因之分析——兼论蔡邕入仕(21)
晁会元/北宋太学二体石经新证(33)
马涛/汉石经《仪礼》碑图重缀(48)